引言:
此次CBME之行,形形色色的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展商们使尽浑身解数夺人眼球——造型新奇独特的展厅,优雅迷人的展示模特,创意无限的气球裙子,无一不吸引大量人群。但就奶粉本身而言,究竟什么样的奶粉才是行业未来新方向?或大或小的新展商,哪一家又能突破市场桎梏,引领风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奶粉依旧傲群雄
在本次的CBME上,奶粉行业依旧笑傲江湖——占据了近三个展馆,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家企业参展。别看这一罐罐奶粉乍看之下相差不多,其细分品类之丰富,营养元素添加之多样,以及企业们在奶牛培育、奶源选取、采奶技术、配方研发、包装设计、品牌宣传等各个方面下的功夫,堪称投资巨大。而大投资自然要有大回报,事实上,2011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终端销售额已达到621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1284亿元,奶粉行业堪称摇钱树!我国每年1600万的新生儿,使得婴幼儿奶粉已成为刚性需求,而母乳喂养率低,独生子女政策,中产阶级占比不断提升,高端结构产品占比不断提升等均导致家长对奶粉价格敏感度低。
市场前景如此广阔,惹得世界各地众家企业皆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先从第13届CBME上,奶粉行业新变化说起吧!
变:奶粉行业暗流涌动
· 外观变了:奶粉减肥了?规格变化为哪般
往年参展的奶粉,各个品牌的1、2、3段桶装奶粉基本上都是900g装,但是今年我们发现,有多款进口奶粉将规格降至800g,甚至还有750g装的,而在价格方面则与900g规格时没有多大变化,甚至此前这些奶粉还经历了好几次涨价。这般减量又加价,究竟是为哪般呢?
小编了解到,今年7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赞臣、雅培等国外乳粉企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控制洋奶粉扩张进度和销售价格。之后,几大外资品牌先后对旗下某些奶粉进行了价格的小幅度调整。而在此次展会上出现较多的“进口奶粉瘦身”的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这种降价瘦身的方法是否是进口奶粉为了应对国内奶粉新政策的新手段?
(多美滋展区布置温馨,桶装奶粉规格依旧900g)
奶源多了:澳新西法阿韩台,一大波进口奶粉来袭
今年国际展区显得分外热闹,除了国内消费者熟悉的新西兰、荷兰奶源地,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阿根廷、韩国、台湾等展商带来的乳业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这些进口奶粉们打着“优质奶源”“原装原罐”的旗号浩浩荡荡的闯进了中国市场。
别看奶粉展商们在展厅背景上采用了形形色色的方案,有萌萌的卡通小奶牛,有蓝天白云下碧绿的大牧场,还有温馨动人的亲子图,和又萌又可爱的小宝宝……但是在奶粉的包装设计上,就有些不约而同的地方了。
整体来说,外资品牌奶粉的包装设计都在突出“原装原罐”“进口奶粉“的概念,颜色以金色,黄色等为主,掺杂英文,风格较为简约——鲜亮的大色块表现,清晰的段位及品牌、产品名称,细节处的亮化处理等。
这些设计有何用意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营养”“益智”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但在近期的进口奶粉贴牌事件后,对进口奶粉“安全”因素的诉求大大增加,所以突出“原装原罐”,以赢得消费者青睐。如,可瑞康就用“100%新西兰原装进口”作为其重要宣传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来自法国的奶粉品牌美满宝贝)
(达能集团旗下可瑞康&诺优能)
多乐特展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多乐特婴幼儿奶粉在西班牙、在欧洲都是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在欧洲的主要商场都有产品出售。在今年2月份,多乐特奶粉正式在中国上市销售,主要有1、2、3段婴幼配方奶粉,均为西班牙原装进口。”
善可奶粉则是来自拥有“世界的奶仓和肉库”美称的阿根廷,水草丰美的潘帕斯大草原。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在善可的答谢酒会上表示,“SanCor善可在阿根廷是一家历史悠久,严格遵循高质量标准的大企业。希望善可这个优秀的阿根廷品牌能为中国宝宝们提供一个安全纯净的新选择。”这种来自于国家层面上对品牌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南美乳业的王者对于中国市场的雄心。
如今已是第八次参加上海CBME孕婴童展会的傲滋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的把握则要显得熟悉很多。他们不仅在奶粉方面有所作为,在婴幼儿辅食上也投入了较大的生产。
(多乐特、傲兹展区实拍)
· 电商来了:80后父母的消费时代,各大奶粉挺进电商
本届展会还有一个较大的变化:众家知名奶粉品牌都在显著位置标注了自己的网上销售渠道。相比往年网上销售作为企业配套服务,如今线上平台的地位已经显著提升,成为各大奶粉的重要盈利渠道。根据艾瑞咨询在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母婴类产品已晋升中国网购第四大品类;而在今年4月,京东商城与包括惠氏、雅培、美素佳儿等多家知名奶粉品牌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多美滋、惠氏、美赞臣等品牌在淘宝、当当表现抢眼;诺优能和可瑞康更是将线上渠道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渠道,分别占据了淘宝上奶粉销售的一二名。
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成为父母,他们作为婴幼儿产品的主要购买力,购买行为和消费观念已经改变,并且习惯了网络的生活方式。因此,电商渠道将成为奶粉之争的新战场。
不变:品质还是立足之本
· “三聚氰胺”已五年 中国乳企持续陷入信任危机难自拔
我们看到,本次展会无论是展馆设计还是产品热捧度,依旧是外来品牌大出风头。事实上,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国内奶粉行业进入相对混乱的调整期。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从原料到市场价格,国产奶粉受“洋奶粉”的双重挤压,这也是国际乳业巨头牢牢掌握我国市场占有率和定价权的结果。
· 进口就一定安全吗?危机也时有发生
中国境内发售的几乎所有品牌的进口奶粉都曾先后遭受过负面危机。早在2008年,新西兰的恒天然公司就陷入一项与中国牛奶供应商有关的丑闻,造成至少6名儿童死亡,30万人患病。之后,几大外资品牌又先后被爆出质量问题,造成国内消费者一次次恐慌。面对国内“奶粉不信任”的环境,已经变成不但不信任国产奶粉,乃至于在外资品牌的进口奶粉也一并收到怀疑。
· 质量才是立足之本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国,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得民心者得天下。事实上,奶粉从奶源收集到成品出厂经历环节众多,只有搭建起全方位、高标准的实时监管体系才可能切实保障婴幼儿奶粉品质。无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只有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切实提高乳制品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才能在行业中拥有一份立足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望:展望未来,期待产业良性循环
相信关注奶粉行业的人都知道,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致力于促进国内奶粉行业健康发展,对国产乳业的扶持用意明显。6月18日,蒙牛114亿港元收购雅士利,成为中国奶粉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案,拉开国内乳品企业强强联合的序幕。
其实,不管中国政府为了国内奶业投入多大帮助,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靠的还是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树立消费者信心,以优质低价的产品让被伤透了心的消费者们,回到国产奶粉身边来。
我们期待国产奶粉能从外资奶粉品牌市场抢得更多的份额,重新崛起,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我们也期待更多高品质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激励进口乳业为质量不懈努力,促进产业良性循环。